美创用户专访 | 精细化管理:医疗行业数据分类分级的策略与实践
2025-01-10
容灾演练双月报|美创助力某特大型通信基础设施央企顺利完成多个核心系统异地容灾演练
2025-01-10
国家级|美创、徐医附院共建项目入选工信部《2024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典型案例拟支持项目名单》
2024-12-20
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
2024-11-22
世界互联网大会|美创数据库保险箱(DBSafe)发布!
2024-11-21
存储域
数据库加密 诺亚防勒索访问域
数据库防水坝 数据库防火墙 数据库安全审计 动态脱敏流动域
静态脱敏 数据水印 API安全 医疗防统方运维服务
数据库运维服务 中间件运维服务 国产信创改造服务 驻场运维服务 供数服务安全咨询服务
数据出境安全治理服务 数据安全能力评估认证服务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服务 数据安全治理咨询服务 数据分类分级咨询服务 个人信息风险评估服务 数据安全检查服务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面临着一个关键的战略决策: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数字化系统。这个决策的核心往往围绕着两种主要的软件部署模式: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和本地部署(On-Premises, OP)。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影响这一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数据安全。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数据已然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然而,随着数据价值的提升,企业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不断升级的网络威胁和日益严格的数据保护法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次严重的数据安全事件不仅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声誉和数字化转型进程。因此,深入理解和权衡SaaS与OP在数据安全方面的优劣,对于企业的长期成功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数据本地化:安全的迷思与现实
在早些年,企业在购买软件系统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说法“数据要放在我们本地,这样才安全。” 这种观念源于人们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更容易产生信任。企业认为将数据存储在自己掌控的本地环境中,可以更好地保障数据安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认为本地部署更安全的言论已经在逐渐减少,但偶尔还是会存在 。那么,存储位置是否真正决定了数据的安全性?
事实上,数据安全不仅仅取决于存储位置,更多地依赖于整体的安全架构和管理实践。以银行业为例,尽管银行拥有严格的数据安全措施,但仍然存在客户数据泄露的风险。"刚办理某银行业务,马上就接到各种金融业务办理电话甚至诈骗电话", 这种情况在多年前非常普遍。这说明即使是采用本地部署、具有高度安全意识的机构,也可能面临数据安全威胁。 当然,随着银行的数据管理的安全合规要求越来越完善,现在几乎不再出现此类情况。但其他行业呢?
本地存储确实具有一些优势:
物理控制:企业可以直接控制存储设备的物理位置和访问权限。
网络隔离:可以通过防火墙等手段将数据与外部网络隔离。
定制化: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安全策略和硬件配置。
然而,本地存储也存在明显的劣势:
单点故障:硬件故障、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维护成本高:需要专业的IT团队进行维护和升级。
扩展性差:硬件升级和扩容往往需要大量投资。
1.3. SaaS模式下的数据安全
相比之下,SaaS模式在数据安全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专业团队:SaaS提供商拥有专业的安全团队,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持续更新:安全措施可以实时更新,快速应对新出现的威胁。
多重备份:数据通常存储在多个地理位置,降低数据丢失风险。
合规性:SaaS提供商通常符合各种国际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1.4. 安全性对比
事实上,现代SaaS解决方案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本地存储:
加密技术:SaaS通常采用更先进的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
访问控制:提供更精细和灵活的访问权限管理。
安全审计:具备更完善的日志记录和审计功能。
灾难恢复:通过分布式存储和备份,提供更可靠的灾难恢复能力。
因此,将数据存储在本地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安全。现代SaaS解决方案在保障数据安全方面往往具有更大的优势。
内部威胁:企业数据安全的隐患
引用某传统企业CEO的话“我觉得自己企业的员工对公司的数据更感兴趣。”这是一个常被忽略的事实,近期国际安全公司Proofpoint的报告中再次指出,数据泄露的根源是“人的因素”,1%的员工造成了88%的数据泄露事件。这与以往行业机构Fortscale的调查结果几乎一致:85%以上的企业数据泄密都来源于企业内部员工。由此可见,内部安全才是网络安全最关键的一环。
内部威胁可能以多种形式出现:
数据泄露:故意或无意将敏感信息泄露给外部。
权限滥用:利用系统权限访问或修改未经授权的数据。
社会工程:内部人员可能成为社会工程攻击的目标或帮凶。
在传统的OP模式下,内部威胁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权限管理复杂:不同系统间的权限协调困难。
监控盲点:难以全面监控所有数据访问和使用行为。
响应滞后:安全事件的检测和响应往往较慢。
SaaS模式在应对内部威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集中化管理:统一的权限管理和监控平台。
行为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实时分析异常行为。
快速响应:能够迅速检测和阻止可疑活动。
审计追踪:详细记录所有数据访问和操作行为。
通过采用SaaS解决方案,企业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内部威胁,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
数据安全最具挑战性问题:技术环境的复杂性
3.1.日益复杂的技术环境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技术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近期卡巴斯基对IT决策者做了一项《IT安全相关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全球调查,其中由于数据泄露而导致的企业和客户信息的丢失或暴露的问题占比55%,而保护日益复杂的技术环境的成本和云基础架构采用的问题分别占43%和38%。从传统的本地服务器到虚拟化技术,再到如今的混合云和多云环境,企业IT基础设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技术架构上,还反映在数据流动、应用程序交互以及用户访问模式等方面。而这些也都在不断带来新的安全问题。
在这种复杂的技术环境中,保护数据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成本挑战:
硬件投资:需要不断更新和扩展安全硬件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软件许可:各种安全软件的许可费用持续增加。
人力成本:需要培养和维持一支高技能的安全团队。
培训支出:持续的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和技能提升。
合规成本:满足各种安全合规要求的相关支出。
在传统的OP模式下,这些成本挑战表现得尤为突出:
前期投资大: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构建完整的安全基础设施。
维护成本高:自主维护复杂的安全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规模经济难以实现:难以像大型云服务提供商那样分摊成本。
更新周期长:硬件和软件的更新往往滞后于新兴安全威胁。
a) 成本优势:
按需付费:只为实际使用的资源付费,避免过度投资。
降低总拥有成本(TCO):减少硬件投资和维护成本。
规模经济:云服务提供商可以将成本分摊到众多客户中。
b) 技术优势:
数据安全不仅仅是防止数据被盗或泄露,它包含多个维度:
a) 机密性(Confidentiality)
定义:确保数据只能被授权用户访问和使用。
措施: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分类等。
b) 完整性(Integrity)
定义: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修改。
措施:数字签名、版本控制、审计日志等。
c) 可用性(Availability)
定义:确保授权用户能够在需要时访问数据。
措施:备份恢复、负载均衡、灾难恢复计划等。
d) 真实性(Authenticity)
定义:验证数据的来源和真实性。
措施:数字证书、生物识别、多因素认证等。
e) 不可否认性(Non-repudiation)
定义:确保数据操作的责任追溯,防止否认。
措施:数字签名、时间戳、区块链技术等。
f) 隐私性(Privacy)
定义: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和敏感数据。
措施:数据匿名化、同态加密、数据最小化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安全的边界不断扩展:
a) 物理边界
传统边界:数据中心、办公室网络。
扩展边界:移动设备、物联网(IoT)设备、边缘计算节点。
b) 网络边界
传统边界:企业内部网络。
扩展边界:云服务、远程办公、5G网络。
c) 应用边界
传统边界:本地应用程序。
扩展边界:SaaS应用、微服务架构、API生态系统。
d) 用户边界
传统边界:企业员工。
扩展边界: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临时工作者。
e) 数据边界
传统边界:结构化数据库。
扩展边界: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实时流数据。
数据安全贯穿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
生成:确保数据在创建时的安全性。
传输:保护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安全。
存储:安全地存储和备份数据。
使用:控制数据的访问和使用。
归档:安全地长期保存数据。
销毁:彻底、安全地删除不再需要的数据
基础设施成本
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企业需要采购和维护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阵列、备份设备等。
数据中心设施:建设和维护数据中心,包括电力、空调、安防系统等。
网络设备: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用于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灾备设施:为了应对灾难恢复和数据备份,企业需要额外的硬件和数据中心资源。
软件成本
安全软件:企业需要采购和部署各种安全软件,如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数据加密工具等。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用于服务器和存储系统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人员培训与管理成本
安全专业人员:企业需要雇佣和培训专业的安全团队,负责系统的安装、配置、维护和监控。
持续培训:随着安全威胁的不断演变,企业需要定期为员工提供最新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管理和监控:安全团队需要持续监控系统安全,进行日志审计、漏洞扫描和补丁管理。
合规性成本
合规审计:企业需要进行定期的内部和外部合规审计,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如等保、GDPR、HIPAA、ISO 27001等)。
政策制定和实施:制定和实施符合合规要求的数据保护政策和操作流程。
监控与审计成本
日志管理和审计工具:企业需要部署专门的工具来记录和分析系统日志,以发现和响应潜在的安全事件。
持续监控:全天候监控系统活动,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其他隐性成本
系统升级和维护:硬件和软件的定期升级、维护和修补工作,以及相关的停机时间和生产力损失。
应急响应:在发生安全事件时的应急响应成本,包括数据恢复、事件调查和法律诉讼等。
SaaS并不是数据安全的万能解决方案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数据安全的概念和实践也在不断演进。从传统的"数据本地化等于安全"的观念,到认识到内部威胁的重要性,再到理解数据安全的全面性和复杂性,企业的数据安全策略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SaaS模式相比传统的OP模式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SaaS不仅提供了更先进、更全面的技术解决方案,还能更好地应对内部威胁、培养安全文化、满足合规要求,并为企业提供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SaaS就是数据安全的万能解决方案。企业在选择数据安全策略时,仍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业务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制定适合的方案。无论选择何种模式,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安全流程、培养积极的安全文化,都是保障数据安全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结合全面的管理策略,企业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保护好自己的数字资产,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END——
来源:数字化星球